肌力訓練對中老年人的重要性

作者:蔡添福  圖文:蔡添福 (部分擷取自網路)

一、前言:我們都在逐漸老去

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(以下簡稱「國發會」)預估:2018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 14%,成為「高齡社會」; 2025年,將跨過 20% 門檻,成為「超高齡社會」。屆時全台約有473萬老人,相當於每五位就有一位為老年人口。而在2061年預估台灣每十位就有四位是老人,其中還有兩位超過八十歲。

國發會調查顯示:1981年台灣的扶老比為 6.9%(每 14.5位青壯年要扶養一位老人)、2014年為 16.2%(每 6.2 位青壯年要扶養一位老人), 預估2061年將暴增為75.6%(每 1.3位青壯年要扶養一位老人),老年人口約為454萬人,當中又有一大部分是失能者,需要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照顧,這些高齡又失能的長輩,勢必成為青壯年人口的沉重負擔。


圖片來源:國家發展委員會「中華民國人口推估(105至150年)」
定義:老年人口=65歲以上人口    扶老比=老年人口÷青壯年人口×100

「身心失能者」的定義是:「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,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」。根據衛生福利部《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》:2015年,台灣失能人數為75.5萬人,老人約占50萬。預估2031年將達120萬人,老人約占95萬人;2060年則增加至196萬人,老人占180萬人,意味失能者裡面約九成都是老年人口。慢性疾病是造成身心失能的主要原因。一般來說,「老」與「病」相隨而生,隨著年紀越大,失能人數將越多。可見現代人平均壽命雖不斷增加,卻不見得能健康安享晚年。

根據內政部統計2016年國人平均壽命,男性為76.8歲、女性為83.4歲,呈現逐年成長趨勢。儘管如此,國人的健康程度並未跟上,按行政院主計總處《2015年國民幸福指數統計》推估, 台灣人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,而北歐人臨終前兩週才躺在病床上 。在這漫長的七年,臥床的失能者只能仰賴家屬或第三方照顧,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。

圖片來源:內政部

 

二、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泉源

看了以上數據,您是否開始感到忐忑不安…!無論活到幾歲,我們都希望用自己健康的身體,去探索世界的美好。當我們年老後,隨著餘命越來越長,生活品質卻未必能保持如青壯年般。當我們逐漸老去,是否只能整天枯坐家中,望著門口興嘆,想出門卻心有餘而力不足?我們是否可以做些什麼?以扭轉臨終前平均臥床七年時間的既定命運,達到北歐人的水準,健康有活力的迎接老年生活,臨終前兩週才躺在病床上等待生命劃下完美的終止符。

人體之所以會老化,就是因為一直在流失健康的組織,在老化的過程中,因為缺乏足夠的刺激與補充,造成這些健康組織流失,肌肉流失、骨質流失、結締組織退化…,接著就會很明顯發現代謝疾病找上您,身體功能日漸退化,行動越來越不便…。想扭轉既定的悲慘命運,唯有靠運動!
而要留住身體健康組織最有效的運動,就是『肌力訓練』,肌力訓練不只能夠力挽狂瀾留住身體健康組織,更能逆轉身體機能,有效增加它們。健康組織組織越多,代謝問題,行動不便問題,就比較不會找上您。

三、肌力訓練的好處

肌力訓練,一般人都認為是年輕人的事情,與老年人毫不相干。其實,想擁有健康有活力的老年生活,便不能忽略肌力訓練的重要性。大量的研究表明,經常手持啞鈴、彈力帶或其他具阻力的訓練器械進行運動,能夠帶給身體諸多好處。

1、增加骨質密度

正常人約在30歲左右,骨質密度會達到一生的巔峰,之後骨質每年便以1%的速度流失,根據2014年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顯示,老年人進行8個月的肌力訓練後,骨質密度明顯增高,而且致使老年人失能的大患─跌倒,將隨著肌力提升而降低頻率。

2、強化結締組織(肌膜、肌腱、韌帶與骨骼)

研究發現,30歲後若不進行肌力訓練,人體每年將喪失3~5%肌肉量,失去肌肉的老年人,取物困難、行動吃力、走路遲緩且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。越不敢運動的老人,肌肉流失、結締組織衰退速度更快,如此惡性循環下,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也只能臥病在床,無奈地等待死神降臨。

預防肌肉流失、強化結締組織的最佳方法是進行肌力鍛鍊。進行肌力訓練後的老人,不止可以有效延緩身體功能衰退,更有可能逆轉,讓失去原本功能的身體再度回春。

3、提高基礎代謝率

從30歲開始,基礎代謝率便每10年降低5%,這也是為什麼步入中年後,明明食量跟年輕時一樣大,但身體卻越來越胖,體重越來越高。唯一能改變基礎代謝率的方式,只有增加肌肉量,增加小小的肌肉就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。肌肉越多,基礎代謝率越高,消耗熱量的速度就越快,也越容易維持完美體態。

4、減少慢性疾病

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團隊,持續追蹤約3600名55歲以上的男性及65歲以上的女性志願參與實驗者14年,他們發現,肌肉含量越多、肌肉量越高的人,其心血管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腰痠背痛、關節炎…等慢性疾病發生率越低,身體更健康,壽命越長!

5、提升腦力

澳洲雪梨大學2016年的研究發現,經過肌力訓練後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,其肌肉強度與心智功能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性,而且肌肉變得愈強壯,認知功能改善的幅度愈大,改善腦力的效果可以持續到訓練完成一年之後(該研究已發表於「美國高齡醫學期刊」)。此研究再次證明,若能在高齡長者智力衰退初始階段給予適當的肌力訓練,將可大幅減少失智症的發生。。

輕度認知障礙(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,MCI)指的是記憶力剛開始衰退的階段,此時患者尚有生活自理的能力,持續惡化則將成為失智症。2015 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為 4,680 萬,花費在失智症的照護費用為 8,180 億美元,到了 2050 年,估計失智症人數將高達 1 億 3,150 萬人,照護成本更是難以估計。

6、雕塑身型

每1000公克的肌肉體積約為903立方公分,而1000公克的脂肪體積為1119立方公分,所以相同重量的脂肪比相同重量的肌肉體積大,這也是同樣體重的二個人,肌肉比較多的人,身材看起來比肌肉較少、體脂率較高的人瘦的原因

四、結語:人生不只是活著,更要好好活著

看了以上諸多肌力訓練對身體的益處,您是否已經蠢蠢欲動,想投入肌力訓練的行列,卻不曉得從何做起?以下影片將帶領您步入肌力訓練的殿堂,教您如何利用一條只要幾百塊,運動用品專賣店都有賣的「彈力帶」,鍛鍊全身肌群。就讓我們一起長肌肉,迎向健康有活力的老年生活吧!

 

影片網址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_BoikkZjiQ

推薦影片:

人生最後十年你想要怎麼過?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FYNzxXRZ7g

91歲老奶奶居然不再需要拿拐杖!?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8y-k14EStM&t=73s

 

參考文獻

國家發展委員會「中華民國人口推估(105至150年)」。上網日期:2018年6月1日,

資料引自https://www.ndc.gov.tw/Content_List.aspx?n=84223C65B6F94D72

衛生福利部「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(第二階段) 」。上網日期:2018年6月2日,

資料引自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SI/dl-40825-52d5b1eb-9bf3-4877-b5ae-46cc981601bf.html

內政部公布「105年簡易生命表」。上網日期:2018年6月3日,

資料引自https://www.moi.gov.tw/stat/node.aspx?Z=1&sn=6026

教育部體育署「中壯年的運動計畫」。上網日期:2018年6月5日,

資料引自https://www.sa.gov.tw/wSite/fp?xItem=3749&ctNode=342&mp=11

大葉大學體育室「基礎代謝率」。上網日期:2018年6月5日,

資料引自http://pe.dyu.edu.tw/HTM/BMR.htm

Wolman, R. L.(1994). Osteoporosis and exercise.British Medical Journal,309,400-403.
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–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the Older Adult U.S.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– Exercise & Physical Activity: Your Everyday Guide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 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4 OCT 2016 DOI: 10.1111/jgs.14542 Medi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Improvements by Strength Gains After Resistanc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: Outcomes of the Study of Mental and Resistance Training.

發佈留言